韓國央行4月25日發布消息稱,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環比上升了0.9%,比2012年同期增長了1.5%。對于正經歷嚴酷的景氣冰河期的韓國經濟來說,0.9%的增長率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數字,不僅比市場預期值(0.4~0.8%)高出了一大截,比企劃財政部的預期值(0.7%)也要高出一些。這一數字的影響非常大。一直拒絕下調基準利率的韓國央行行長金仲秀從中獲得了支持力量。考慮到這段時間以來金行長一直以“景氣正在恢復”這一理由回應來自黨政廳的下調金利的壓力,預計5月份韓國央行仍不大可能下調利率。
政府的全面景氣刺激戰略很可能陷入困境。經濟副總理玄旿錫曾在當天的對外經濟部長會議上強調“政府抱著如果不馬上采取措施,一不小心就會導致經濟增長動力熄火的急迫心情,制訂了追加預算案和房地產對策”。但當天發布的增長率卻令玄副總理口中的“急迫感”大打折扣。
經濟處于低谷時,經常會出現對經濟指標進行錯誤判斷的情況。因為指標稍有改善,人們就會認為景氣有了大幅好轉。這次的情況也有很大部分需要仔細斟酌。首先,要考慮到上一季度低成長率帶來的“基數效應”。韓國經濟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增長率是0%,第四季度是0.3%。韓國央行的經濟統計局局長金榮培說“這里有明顯的基數效應”。比如,雖然設備投資比上一季度增加了3.0%,但同比卻降低了11.5%。也就是說,投資停滯的局面依然非常嚴酷,但因為數值是根據與上一季度的對比得出的,所以看起來像是有了好轉。
其次是統計上的錯覺效果。最具代表性的是出口數值。當天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出口增加了3.2%,而按照通關標準統計的出口僅增加了0.5%,兩個數字相距甚遠。金榮培局長說“這是因為通關實際業績與GDP統計的標準不同而造成的”。也就是說,如果考慮到這些因素,就“很難認為景氣擺脫了停滯局面”(延世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成泰允)。金融研究院研究委員林真(音)表示“考慮到與家庭收入直接相關的民間消費減少了0.3%,就意味著景氣依然不容樂觀”。
單憑季度增長率并不能改變經濟情況依然黯淡這一事實。增長率連續八個季度不足1%的擔憂已經成為現實。體感經濟更是一片冰涼。第二季度以后韓國經濟的前景成為了我們目前面臨的現實課題。出口不振的情況也很不尋常,今年4月1日~20日的出口同比減少了3%。而“安倍經濟政策”帶來的“日元走低的空襲”現在還未正式開始。韓國央行行長金仲秀最近曾說“日元走低的影響才剛開始,以后將會持續下去”。日元走低將榨干與日本進行激烈競爭的韓國家電、汽車和鋼鐵等企業的利益。市場中甚至有分析認為“下半年日元走低的影響將大幅擴大,韓國經濟可能會面臨‘上高下低’的局面”(韓國投資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全民圭)。
第一季度增長0.9%,不是經濟恢復而是基數效應
作者: mingxia來源: 中央日報 時間: 2013-04-26 00:00:00點擊次數:
上一篇: 三星財產保險公司在中國開售交強險
下一篇: 錦湖韓亞為四川省地震災后重建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