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為2萬2708美元,僅比2011年增加了257美元(1.1%)。這其中,除去企業和政府的份額,個人實際可支配收入為1萬3150美元(1481萬8000韓元),同比增加了244美元。韓國經濟一直原地踏步,國民的腰包也未能鼓起多少。
韓國央行3月26日公布了包括上述內容在內的《2012年國民計定(暫定)》。由此可知韓國經濟收入創出能力和發展動力確實出現了問題。在1970年以后的40年間,韓國人均GNI即使在各個危機時期也能平均每年增加11.5%,但去年的增長率猛跌到了1.1%。2007年的人均GNI達到了2萬1632美元,讓人們看到3萬美元時代似乎已經近在眼前了。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GNI跌至1萬美元左右后,2010年又重新突破了2萬美元大關。然而此后的3年時間里,韓國人均GNI就一直停留在2萬美元出頭。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韓國經濟增長萎靡。去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2.0%,僅為前年(3.7%)增長率的一半左右,也是除第二次石油危機時的1980年(-1.9%)、外匯危機時的1998年(-5.7%)、全球金融危機時的2009年(0.3%)以外最低的增長率。全球金融危機震源地美國去年的增長率為2.2%,20年里深陷通貨緊縮困境的日本也增長率為2.0%。阻礙經濟增長的第一個原因是投資不振。其間韓國設備投資增長率為-1.9%,建設投資增長率則為-2.2%。去年韓國國內總投資率為27.5%,比2011年下降了2個百分點,是除去外匯危機和金融危機以后的歷史最低值。有人提出要想尋找經濟增長的活力,應該考慮是否應該復蘇民間投資。
此次首次發布的人均PGDI(人均可支配收入)讓我們找到了韓國國民消費余力不足的原因。人均PGDI是個人的勞動、財產收入中除稅金、國民年金等以外的部分加上補助金后計算出的與國民腰包關系最為密切的指標。從這一指標來看,去年韓國國民人均每月可支配生活費用為123萬韓元。在人均GNI中,PGDI比重反映的是總收入中個人實際可支配的部分。美國的PGDI比重為75.3%,西班牙為66.9%,日本為63.0%,而韓國僅為57.9%,未達到經合組織(OECD)的平均值(62.3%)。總收入沒有大的增加,而政府和企業所占的份額就超過了40%,從這點來看國民的腰包也只能癟著了。
韓國央銀國民計定部部長鄭穎澤表示“2000年后,韓國國民收入中家庭生計所占的份額減少,企業的份額則不斷增加”,“其間勞動者工資上升幅度相對較小是一個原因”。
人均國民總收入3年原地踏步
作者: mingxia來源: 中央日報 時間: 2013-03-27 00:00:00點擊次數:
下一篇: 簡訊:韓國去年GDP增長率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