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4日對包括LG和三星兩家韓國企業在內的6家國際大型液晶面板生產企業開出價格壟斷罰單,包括責令退還、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總金額達3.53億元人民幣。LG和三星遭受重罰并非偶然,除中國之外,歐盟和美國此前也針對這兩家企業的價格壟斷行為開出過巨額罰單。
韓國主要媒體,如韓聯社、韓國廣播公司等當天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報道。韓聯社的報道說,這是首次有境外企業在中國遭到反壟斷處罰,LG和三星分別需要繳納1620萬美元和1890萬美元的罰金。
韓聯社還在報道中引用了LG和三星的官方反應。兩家企業都強調已經制定政策,避免價格操縱行為的發生。LG公司一位發言人表示,為了防止再次出現同類問題,LG已經對相關政策進行了補充和修正,并將繼續致力于提升經營的透明度。三星公司則表示,公司在2005年已經修改了相關政策,今后將積極推動公平競爭。
韓聯社的報道同時也列舉了LG和三星韓國兩家企業在近年來在海外因為價格操縱所遭受的處罰。例如2012年,LG在美國收到了3.8億美元的罰單。三星電子也在2011年付出了2.4億美元的罰金。
如此看來韓國電子企業在中國受罰并不是獨立的個案,根據韓國公正交易委員會去年12月發布的統計數據,LG電子和三星SDI等企業在海外繳納的罰款總額已經高達3.3122萬億韓元(約合30億美元)。而從國家分布來看,韓國企業在美國繳納的罰款最多,因涉嫌壟斷,韓國企業向美國繳納的罰款達12.7億美元。此外,2012年,歐盟也因為在陰極射線管市場涉嫌價格壟斷而向LG電子和三星SDI分別開出了3億歐元和1.5億歐元的罰單。
韓國媒體分析認為,韓國企業在海外屢屢遭受巨額罰款,一方面與韓國產品在海外市場份額較高有關,另一方面也和韓國企業自身應對價格壟斷指控的措施和經驗不足有關。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包括三星、LG在內的韓國電子業巨頭,不僅僅在海外屢屢遭受反壟斷處罰,在韓國國內也并不是一帆風順。2012年1月,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宣布,三星、LG電子由于共謀哄抬洗衣機、超薄電視與筆記本電腦價格,對這兩家公司分別罰款258億韓元和188億韓元(約合2400多萬元美元和1700多萬美元)。3月18日,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再次開出罰單,對包括三星電子、LG在內的多家手機廠商和移動運營商處以453億韓元(約合4200多萬美元)的罰款,原因是這些企業哄抬手機價格,合謀欺騙消費者。這樣來看,韓國電子行業巨頭屢屢遭受處罰并非偶然個案。
韓國企業海外屢遭重罰并非偶然
作者: chunmei來源: 國際在線 時間: 2013-01-05 00:00:00點擊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