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 香港《文匯報》18日刊文說,美國“重返亞太”的目標之一是圍堵快速崛起的中國,而另一個目標則是覬覦亞太國家巨額財富。如果說美軍入侵中東是因為那里的石油,那么“重返亞太”則是為了包括亞太國家和地區的龐大外匯,或者說是亞太的“錢香”大大刺激了經濟處于懸崖的華盛頓崩潰神經。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重返亞太”的目標之一是圍堵快速崛起的中國,而另一個目標則是覬覦亞太國家巨額財富。如果說美軍入侵中東是因為那里的石油,那么“重返亞太”則是為了包括亞太國家和地區的龐大外匯,或者說是亞太的“錢香”大大刺激了經濟處于懸崖的華盛頓崩潰神經。五角大樓高級官員披露,“去年美軍在亞太地區共舉行了172次軍演,今年的規模基本上不亞于去年”。近今年在夏威夷海域舉行的“環太平洋2012”軍演(RIMPAC),由22個國家協調舉行,時間為55天。如此規模的軍事行動不僅破了世界紀錄,也說明五角大樓的確想從亞太撈到利益。
歐美正處在嚴峻的經濟和債務危機之中,失業率高企不下,亞太國家的財富當然受到美國的垂涎。日本、韓國早就是美國的囊中物,隨時可以找一個借口,像提款機一樣從日、韓國庫中獲取錢財。但富起來的印度等國卻仍然維持“不結盟”,華盛頓想靠“重返亞太”來填補美國的困難也不是就那么容易。
亞太“儲備”引來華盛頓艦隊
華盛頓希望和更多亞太國家實現聯合軍力部署,甚至想重返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建造的金蘭灣軍港。帕內塔說,出于“重返亞太”戰略考慮,類似越南這樣的伙伴特別重要。新加坡迫于美國壓力,已經同意美軍在新加坡部署4艘瀕海戰斗艦。據菲律賓國防部高級官員披露,只要提前獲得菲政府許可,未來美國軍隊、戰艦及飛機,可重新使用他們在菲律賓蘇比克灣等地的舊有軍事設施。顯示美國正針對不同的亞太國家,采用不同的針對性手段,以便名正言順地撈取他們的錢財。
事實上,美國早就與亞太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泰國等結盟,但仍然覺得不過癮。于是時時刻刻伸長頸窺視亞太其它國家的“錢袋”。當白宮得知新德里手里有幾百億美元的龐大軍火訂單時,由軍火商贊助上臺的奧巴馬立即放下手頭“如何應對經濟復蘇無力、失業率高居不下的重要會議”而不顧,快速降臨新德里,以“美國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誘餌,企圖一舉拿下印度的“大蛋糕”。無奈何的是,印度并不買白宮的帳。奧巴馬、希拉里、帕內塔等華盛頓官員頻頻光臨印度,為的也是印度的“錢香”。
胃口過大 實施困難重重
五角大樓雖然有周密的“重返亞太”計劃,但由于胃口過于龐大,實施起來卻非常困難。美國目前擁有285艘各類戰艦,按照計劃,將有10%的海軍增加部署至亞太地區,也就是說,需要新增大約30艘戰艦。然而,在國防預算削減的大背景下,美國仍然需要應付伊、阿等局勢,還想教訓伊朗、敘利亞等中東國家,完全沒有能力增建新的艦艇,如何有能力增派艦艇到亞太地區?共和黨議員麥凱恩就公開表示,重心轉移,但海軍艦只數量卻因為需要退役持續下降,“重返亞太”承諾必將成為空話。
美國要由中東“轉移”到亞太地區,不僅十分困難,甚至可以說完全不可能。中東的戰略利益非常大,既涉及盟友以色列的安全,也涉及龐大的石油利益。當年小布什能夠說服國會揮刀殺入中東,今日的議會就不會輕易放棄中東的利益。另外,美國的盟友也不是完全聽從美國指揮,澳大利亞國防部長近日就突然在北京表示,要打消中國對澳大利亞加強與美國軍事關系的擔憂。美國雖然以“給印度提供導彈技術,要求印度加入美國反導系統”,但已經受到拒絕。印度官員表示,“不渴望”加入“任何多邊安全構想”。(黃海振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