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在亞洲地區,韓國消費者在奢侈品上的開支比重極高。但在韓國上架的大多進口名牌,為了縮減人工費用等各種生產上的財力消耗,其產品的原產地并不在歐洲,而分布在中國、美國、西班牙和印度等地。
17日據相關業界消息,享譽全球的時尚品牌LV(路易威登)目前在中國、西班牙和美國等地設有工廠。普拉達(Prada)的大部分產品亦在中國、印度和毛里求斯制作完成,而非在原產地意大利。英國著名品牌博柏利(Burberry)為縮減開支,早于2006年9月廢止威爾士工廠,并于翌年轉移至中國深圳。
同樣,知名品牌香奈兒和愛馬仕的產地也分布在意大利和英國等地。首飾等較為講究雕工的部分產于歐洲,剩下的大部分后期合成工序均在其他地方完成。近來全球景氣低迷,加上中國消費市場復蘇等,預計日后歐洲名牌產品在中國的加工比重將更進一步擴大。
韓國服裝業高層人士表示,雖然大部分歐洲品牌的發展趨勢為中國制造,但韓國消費者習慣上更為青睞歐洲產的奢侈品。
據當天韓國政府和經濟界消息,韓國知識經濟部日后在每月公開的《主要流通業月銷售走勢》報告中所提及的“名牌”,將改稱為“海外知名品牌”。而樂天、現代和新世界等韓國三大百貨店中的進口產品一直以來使用“名牌”稱謂。
據了解,不少高價進口品牌打著“名牌”旗幟,但在質量上卻無保證,給韓國消費者造成一定財物上的損失。
大多在韓上架歐洲名牌“非原產”
作者: chunmei來源: 韓國亞洲經濟中文網 時間: 2012-12-17 00:00:00點擊次數:
上一篇: 韓國經濟低迷 家庭食品支出占比反升高
下一篇: 迷你高速電動汽車亮相仁川